舞会开始,一个清甜响亮的声音,透过麦克风传到广场的各个角落。“欢迎大家,来到我们‘心无障碍’共生舞会的演出现场,我是主持人秋玲!”声音的主人,是24岁的茂名姑娘张秋玲,她只有一只手,一条腿,却稳稳地站在舞台中央,握着麦克风,神情自信又淡定。秋玲三岁多时,一次严重的车祸夺走她健全的身体,这场意外带来的生活反差,让她一直非常压抑地生活,直到高中毕业读了广州残疾者英语培训中心,才有所转变。 秋玲毕业后找过一些工作,最终选择来到广州市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(以下简称广州恭明),成为这里唯一的一名残障员工。“在这里,我感受到尊重,并且有更好的发展空间,而不是机械地工作。”她告诉新快报记者,在广州恭明的工作,让她发现自己也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项目、活动。然而,真正的身心打开,是因为接触和参与了“共生舞”。 “从小我就对自己的身体不自信,更没有想过自己能去跳舞。”秋玲说,去年9月,恭明组织了第一次“共生舞”工作坊,在长达30个小时的过程中,作为后勤人员的秋玲一直参与其中。她记得,当时有一个智障男孩站在她身边,总是抓住秋玲的残臂,有时候揉捏,有时候握拽。秋玲一度感到反感,但她没有阻止那个孩子。渐渐地,秋玲发现了自己神奇的转变,她竟然接受了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残臂,甚至可以用残臂和别人连接舞蹈。 “在学的过程中,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,一开始我很拘谨,没有办法打开、融入,其实是因为对自己身体的一种不相信,当我转变了意识之后,慢慢愿意去挑战,去接受自己身体的残缺,一切就变得完全不同了。”秋玲在舞蹈的过程中,悟到了潜伏心底的心魔是何物,她终于接受了自己,舞蹈也从小动作变得越来越大尺度。“舞蹈让我比从前快乐。”笑嘻嘻的秋玲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。 他发现了做按摩师之外的潜能 和秋玲不同,苏慧恒并不是公益组织的员工,他与融合艺术的相遇,纯属偶然。 去年12月,广州恭明举办“合意2016广州融合艺术节”,透过即兴音乐、共生舞蹈、绘画、戏剧等艺术手法,以工作坊、体验坊、主题沙龙及公开演出等形式,让残障群体和公众之间加强交流和认知。慧恒就是在这个艺术节上,体验到即兴音乐的魅力,并从此对融合艺术心驰神往。 苏慧恒来自广西农村,七八岁时因严重眼疾造成视力障碍,以至逐渐失去视物能力。因为视力原因,小学毕业后苏慧恒就辍学在家务农。长大后,慧恒听说外边有招盲人做按摩师,于是他选择离开老家,去“看看”外边的世界。凭借学到的按摩技艺,慧恒在广州立足,但他内心一直有所不甘,他想发现自己更大的潜能,而不是一辈子只能做按摩师,“这好像是大部分视障人士逃脱不掉的职场命运,不能改变吗?”这个问题,在他第一次接触到舞蹈,第一次感受到平等和被尊重后有了答案,因为有过一次接触即兴音乐的经验,他很快认识并喜欢上了“共生舞”。